close

  本報北京電(記者陳曉紅)京津冀城市群,是以北京和天津為核心,包括河北省全域的大都市地區。京津冀城市群城鎮人口比例不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。近年來更是呈現明顯加速的態勢。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昨日發佈2014年《京津冀藍皮書》指出,京津冀城市群未來應重點促進城市間交融與融合,促進京津冀城市群空間優化與質量提升,打造世界級城市群。
  藍皮書指出,城鎮化進程中城鎮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,城市群逐漸形成,併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。目前我國正形成23個城市群,其中京津冀、長江三角洲、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.8%的國土面積集聚了18%的人口,創造了36%的國內生產總值,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和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主要平臺。京津冀城市群目前處於城市群發展的組接階段,存在超大城市高度集聚、中小城市吸納力不足,行政強勢、市場弱勢等突出問題。
  京津冀城市群城鎮人口比例2012年達58.93%,高於全國52.57%的平均水平。其中,北京和天津已進入高級城鎮化階段,城鎮人口比例分別為86.20%和81.55%,超過世界較發達地區人口城市化平均水平。而同年河北省的城鎮人口比率只有46.80%,尚在城市化中期階段,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內部城鎮化發展不平衡。
  藍皮書稱,北京和天津不僅在地理位置上處於京津冀城市群的中心地帶,而且在城市空間結構中也處於核心位置,京津的經濟實力和兩市之間的經濟聯繫量一直遠大於其他城市,是決定和影響整個區域的增長重心和經濟中樞。
  藍皮書通過對京津冀城市群經濟聯繫強度分析認為,京津冀城市群目前區域內京津兩市聯繫較為緊密,而與其他城市聯繫相對鬆散;京津中心城市集聚效應仍大於擴散效應,城市間經濟差距仍然較大;京津冀三地經濟自成體系,尚未形成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、良性互動的一體化發展的共贏格局。
  藍皮書指出,隨著北京人口規模的急劇膨脹和產業發展,“大城市病”日漸突出,城市擁擠成本上升,人居環境惡化。北京城市化發展進程到了一個新的階段,城市人口的空間佈局重構勢在必行。藍皮書認為,北京城市空間功能疏解的主要方嚮應該是打破行政區域,充分利用交通條件較好、生態相對健全的地區優先發展中小城市,對北京中心城區的過度集中進行疏解,緩解空間壓力。
  藍皮書稱,未來京津冀城市群的發展方向是促進城市間的交融與融合。在城市的空間結構方面,應淡化城際邊界,促進同城化、一體化發展。
  (原標題:京津冀應淡化城際邊界促進同城化、一體化發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c81vcpd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